儿童助听器验配流程
一、验配前的准备:
1. 详细向家长、亲属和监护人,了解并记录小儿的现病史和既往史,力求找出导致和影响耳聋的原因。特别注意区分是否为遗传性聋或药物中毒性聋或自身免疫性聋。因为这些耳聋病因都有可能导致听力的渐进性下降。
2. 进行耳常规检查,要注意鼻咽部、咽鼓管和中耳腔的病变,这些部位的病变常可导致听力的波动。
3. 对疑有脑瘫、智力低下、孤独症、多动症、交往障碍等疾患的小儿,要请求神经科和精神科的帮助,以排除非听力性言语障碍。
4. 进行学习能力检查,这不仅仅是对小儿智商的了解,而是对于小儿交往能力、应对能力、思维能力、逻辑推理等综合能力的掌握。其结果对于制定小儿的训练计划和预测训练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5. 影像学检查可以排除和确定内耳及相关结构的异常,常规应检查CT和MR1.
二、采取相应的行为测听方法:
0~6个月,行为观察法;
6~28个月,视觉强化测听;
28个月~5岁,游戏测听。
主观测试对于儿童助听器验配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强烈推荐。
三、儿童助听器的选择:
1. 儿童助听器形状的选择:小儿应首选耳背式助听器,不但配戴方便,而且声输出的设计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2. 儿童助听器技术线路的选择:小儿应首选全数字助听器,具有声音分析能力,分辨率高、佩戴舒适并且能有效地保护残余听力。
3. 助听器声输出的选择:助听器的最大声输出应与听力损失相适应,一般在听力损失稳定的情况下,轻度聋选择最大声输出小于105 dB SPL的助听器;中度聋选择最大声输出105~114 dBSPL的助听器;中重度聋选择最大声输出为115~124 dBSPL的助听器;重度聋选择最大声输出为125~135 dB spL的助听器;极重度聋选择最大声输出为135 dBSPL以上的助听器。
4. 助听器的佩戴耳为防止”听力剥夺“现象的发生,小儿应坚持双耳同时佩戴助听器。
四、儿童助听器耳模的更换:
对于3个月内的小儿,应每个月换1次耳模;
3~9个月的小儿,应每2个月换1次;
9~18个月的小儿,应每3个月换1次;
18~36个月的小儿,应每6个月换1次;
3~6岁的小儿,应每9个月或1年换1次。
五、儿童助听器的验配、效果评估:
1. 助听器的验配提示:助听器验配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听力测试的准确性和对听力测试结果的正确分析。分析多种测听的结果。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助听器验配,行为测听的结果尤为重要。
2. 助听器的效果评估:大部分初次佩戴助听器的小儿,很难像成人那样可以与验配者默契配合,更不能准确描述助听器佩戴后的感觉,因此,儿童助听器效果评估需要多种方法和多次测试才能准确。目前常用的方法有行为观察法、数量评估法、林氏六音法、言语测试法、功能评估法、介入增益法等多种,应根据小儿的年龄和配合程度自由组合。无论选用何种方法,均应先对双耳分别评估,再对双耳同时进行评估。
六、适应性训练:
对助听器的效果进行初步评价后,要在成人的陪同下让小儿进行适应性训练,这期间注意观察小儿的躯体行为有无异常、耳模对软组织有无损伤、助听器有无反馈啸叫、小儿对各种不同声音的反应等。
在进行听觉练习时,应先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中听取节奏明快但韵律柔和的声音,以增加”听”的兴趣。为防止产生听觉疲劳,开始练习时,声音应由小到大,配戴时间应由短到长,声音环境应由简单到复杂。佩戴儿童助听器进行适应性训练的时候,还要让小儿练习听取并分辨听力测试和助听器效果评估时使用的声音信号,例如纯音、啭音、窄带噪声、言语噪声、音响器具声等,以备再次检查和评估之用。。
七、康复训练辅导:
助听器配戴的目的是声音的听取和语言的学习,为达此目的,验配小组应根据小儿的听力损失程度、学习能力水平、助听器配戴效果、家庭配合程度等制定相应的听觉语言训练计划和阶段目标,由语言训练师与家长共同实施。
八、随访:
在使用过程中,助听器的工作状态会发生变化,小儿的听力状况也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些都会影响儿童助听器的使用效果,因此,应定期对其进行随访。届时主要是重新测试听力,检查助听器性能,评估并调整助听器工作状态,制定下一步训练计划,确定新的训练目标。
一般的做法是在佩戴助听器的第1年应每3个月复查1次,以后每半年1次。随访也可以通过问卷的方式进行。